主原料是洋蔥,嚐起來帶微甜滋味,加上黃澄澄的色澤,讓咪媽媽不禁想起法式洋蔥湯,便以法國長棍切片搭配洋蔥肉醬做成了這個解構版的小點心。
撒上帕瑪森起士、乾燥巴西里,宛如喝完了整碗法式洋蔥湯卻只剩下了麵包似的,只不過麵包並不是濕潤的,而是酥脆的。
咪爸爸嚐了之後,直誇味道真不錯!平日當點心吃,或家裡開party拿來當finger food,就成了一道很棒的前菜鹹點啦~XD
主原料是洋蔥,嚐起來帶微甜滋味,加上黃澄澄的色澤,讓咪媽媽不禁想起法式洋蔥湯,便以法國長棍切片搭配洋蔥肉醬做成了這個解構版的小點心。
撒上帕瑪森起士、乾燥巴西里,宛如喝完了整碗法式洋蔥湯卻只剩下了麵包似的,只不過麵包並不是濕潤的,而是酥脆的。
咪爸爸嚐了之後,直誇味道真不錯!平日當點心吃,或家裡開party拿來當finger food,就成了一道很棒的前菜鹹點啦~XD
這是日前於《爸媽就是總鋪師~兒童成長營養食品課程》,教學員們做的乳酪火腿生菜三明治,將小朋友不愛吃的青椒偷偷藏在南瓜泥裡。
記得當天一位學員的小孩很討厭吃青椒,得知三明治裡加了青椒仍舊吃得津津有味,可見真的吃不出來。
主要是為了溶解起士,其實不烤也O.K.。經烘烤過的三明治,溫熱地吃,非常舒服,當早餐或下午茶點心都很合適啊~XD
還以為咪爸爸應該對這種講求健康的庫司庫司(couscous)興趣缺缺,不料拍照後剩下的一碗全被他嗑光光啦~>.<
庫司庫司(couscous)中文譯成「北非小米」,其實它並不是一種米,而是以小麥粉或杜蘭小麥粉加入鹽水搓出的小顆粒,因外型酷似小米,加上源自法國殖民北非時期,故稱之為北非小米,是摩洛哥等地中海沿岸國家相當普遍的食材,在法國等地也非常受歡迎。
與蔬菜、肉類一同烹煮,或直接注入熱水悶熟,攪散後拌入蔬菜丁做成沙拉,都十分美味。咪媽媽做菜向來講求簡便,尤其喜愛清爽的料理方式,加上愛吃涼拌菜,當然選擇後者囉~索性將庫司庫司(couscous)搭配黃金蝦醬做成沙拉,炎炎夏日來上一口,既清爽又開胃啊~XD
很喜歡法國長棍外硬內軟的口感,偶爾嘴癢,就會買來解饞,將長棍麵包切片,做成各式創意前菜,無論當正餐或點心都很適合。曾嘗試以吻魚XO醬當頂料,或塗抹紅味噌後再烘烤,都十分美味。
這回則利用常見的凱薩沙拉醬,做成凱薩風味普切塔(Bruschetta)。普切塔在義大利相當普遍,將切丁的蕃茄、馬鈴薯或洋蔥拌入橄欖油,再與切片的長棍麵包結合,是一道非常容易上手的開胃菜。
將原本應該以橄欖油製作的頂料,改成凱薩沙拉醬,起初還擔心會不搭,沒想到吃起來比加橄欖油更爽口呢~在烤過的切片長棍麵包上,加上拌入凱薩醬的牛蕃茄、馬鈴薯、九層塔。心動嗎? 不妨自己動手做做看吧~^^
每次要做什麼菜,通常是透過逛超市,再看看家中有啥現有食材。
最近常見到白蘿蔔和小黃瓜,剛好家裡有用剩的調味海調、乾燥裙帶菜和未開封的柑橘醬汁,做成和風沙拉應該不錯吧!
這幾天天氣漸漸暖和起來,甚至接近30度高溫,來點清爽無負擔的和風沙拉,清新又開胃啊!
農曆過年前, 超級好友送來了一堆有機的黃金蕃茄給咪媽媽。其鮮甜可口的程度, 讓咪媽媽一顆接著一顆, 停不下來。
但這麼好吃的黃金蕃茄, 單吃實在有些可惜, 咪媽媽便拿它來和頂級橄欖油結合, 又是令一種不同的滋味。
好的食材不需複雜的調味就很棒, 再次證明了簡單就是美味。
材料: (1人份)
黃金蕃茄約10顆
美生菜1大片
調味料:
海鹽少許
義大利香料約1/2小匙
頂級橄欖油1大匙
做法:
將黃金蕃茄和美生菜以清水仔細清洗乾淨後瀝乾水份。
於盤中舖上美生菜, 再放上對切的黃金蕃茄, 依序灑上調味料拌一拌即可。
咪媽媽的心得與建議:
今年冬天特別寒冷, 讓人不想碰生菜沙拉, 但偶爾補充一些蔬果酵素, 不但有益健康, 也可幫助消化, 只要利用家中剩餘的食材, 美生菜、小黃瓜、蕃茄等等, 再搭配一些葡萄乾或麵包丁, 就能變化出屬於你自己獨創的生菜沙拉喔~^^
夏威夷薯泥沙拉, 顧名思義, 就是加了蝦仁和鳳梨的薯泥沙拉。比一般馬鈴薯沙拉的材料要少一些, 也更方便製作。
雖說少了黃瓜、白煮蛋等材料, 但光是蝦仁和鳳梨的組合就已經很棒了, 再將它作成馬鈴薯泥, 味道比一般的還好吃耶~^^
重點是, 沒什麼胃口的炎炎夏日, 光是來上一碗, 也可以吃得飽呢~(=^_^=)
材料: (1~2人份)
馬鈴薯1個
蝦仁1/2小杯
罐裝鳳梨片4小片
沙拉醬約30次.g
調味料:
鹽巴少許
白胡椒粉少許
洋香菜葉少許 *鹹淡可依個人口味自行作調整*
做法:
蝦仁以牙籤去除腸泥後沖洗乾淨, 以微波爐中強火微波三分鐘後放涼。
將馬鈴薯洗淨後, 包裹濕餐巾紙, 放入微波爐, 以中強火微波五分鐘。
取出微波好的馬鈴薯, 剖成兩半, 以湯匙挖出, 趁熱搗碎後備用。
將馬鈴薯、蝦仁和切塊的鳳梨片混合, 加入調味料和沙拉醬拌勻即可。
咪媽媽的心得與建議:
為了讓馬鈴薯吃起來更有口感, 咪媽媽並沒有將馬鈴薯完全搗碎, 而是故意留下一些小塊狀, 如果喜歡薯泥是綿密的口感, 完全搗碎也是O.K.的喔~^^
這是咪媽媽那天在刷牙的時候想到的點子, 既然豆腐可以做成和風沙拉, 那麼, 再加個皮蛋, 不就成了和風皮蛋豆腐沙拉啦~TT
京都水菜是去年咪媽媽才開始購買的蔬菜, 以前和妹妹同住於日本時曾經吃過, 記得當時妹妹做了一道橙皮豆腐丸湯, 裡頭加的青菜就是小松菜。
京都水菜又名小松菜, 含維生素A、B1、B2、C、鈣、磷、鐵、醣類等各種營養成份, 可強化骨骼與視力, 對肌膚的滋潤也很有幫助。
其維生素C、鈣質和鐵質甚至是牛乳的2.5倍, 而胡蘿蔔素和纖維更是所有蔬菜當中含量最高的, 是營養價值極高的蔬菜喔~^^
材料: (1人份)
京都水菜約100g
豆腐1/4塊
皮蛋1個
調味料:
鰹魚醬油1大匙
香油1大匙
七味粉少許 *鹹淡可依個人口味自行做調整*
做法:
將京都水菜以清水沖洗乾淨後, 以料理剪刀剪成段; 皮蛋切成4等份後備用。
於盤中鋪上京都水菜, 放上豆腐和皮蛋, 淋上鰹魚醬油和香油, 再灑上七味粉即可。
咪媽媽的心得與建議:
若想讓這道皮蛋豆腐沙拉吃起來更有層次及飽足感, 也可以再添加一些美生菜和海帶芽, 再淋上些許和風沙拉醬汁, 就是一盤豐富到不行的和風沙拉啦~(=^_^=)
不知道一般人買了鮪魚罐回家後都是怎麼食用的?? 是直接吃呢?? 還是會加入各種食材調配出更多元的吃法??
之前曾經分享過義式潛艇堡的做法, 裡面的餡料除了可以搭配法國麵包做成潛艇堡, 當然也可以拿來夾土司, 或是沙拉食用。
前一陣子咪媽媽用電子鍋做了全麥核果麵包, 便順便做了這個餡料, 放在切片的全麥核果麵包上一起食用, 也一樣很對味喔~><
材料: (約4~5人份)
水煮鮪魚罐(小)1罐
洋蔥(小)1/2個
牛番茄1/2個
黑橄欖約6粒
調味料:
鹽巴1小匙
粗粒黑胡椒適量
洋香菜葉適量
義大利香料適量
頂級橄欖油1匙 *鹹淡可依個人口味自行做調整*
做法:
將洋蔥、牛番茄和黑橄欖切成丁, 然後與搗碎的鮪魚(瀝乾水分)混合在一起。
接著, 加入所有的調味料拌勻, 美味的鮪魚餡料就完成了, 是不是很簡單呢??
咪媽媽的心得與建議:
一次可以多做一些起來放, 早上起來只要將麵包烤好, 再舖上餡料就可以了, 甚至可以舖上餡料後再烤, 上面還可以放上一片起士也很好吃喔~><
不過, 雖說餡料可以多做一些起來放, 但還是得儘早吃完才不會壞掉, 原則上兩三天內吃完最為保險, 切記呀!!
之前曾提過咪媽媽非常喜歡吃沙拉, 尤其是沒什麼胃口或接近夏季的時候, 總讓人很想吃一盤清爽可口的沙拉。
幾個月前咪媽媽在大賣場裡買了一瓶國外進口的凱薩沙拉醬, 雖說愛吃沙拉, 自己動手做凱薩沙拉倒是第一次呢~^^
材料: (1人份)
蘿蔓生菜3片
紫甘藍1片
培根少許
葡萄乾少許
土司1/2片或法國麵包1片
帕瑪森起士適量
調味料:
凱薩沙拉醬適量
做法:
先將蘿蔓生菜與紫甘藍以清水洗淨, 然後用手剥成方便食用的大小, 或是以刀切片及切絲也可以。
然後將培根以中強火微波約兩分鐘, 待涼後切成細條狀備用; 麵包烤至酥脆焦黃後切成丁。
接著, 取一器皿, 依序舖上蘿蔓生菜、紫甘藍, 灑上帕瑪森起士, 然後淋上沙拉醬, 最後再灑上葡萄乾、麵包丁與培根就完成囉~^^
咪媽媽的建議:
因為家裡沒有吃凱薩沙拉用的培根丁, 而且市售的都不便宜, 於是, 咪媽媽便靈機一動, 將培根以微波爐微波後再切成細條狀, 口感也一樣很棒喔~^^
如果想使培根丁酥脆一點的話, 可再多微波一分鐘; 麵包丁也利用微波爐, 以中強火微波約三分鐘至略帶焦黃酥脆即可。
自從咪媽媽開始用電子鍋做麵包後, 幾乎沒再買過麵包, 而這次的麵包丁就是利用自己做的麵包來製作的, 有興趣的朋友們, 不妨自己動手試試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