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愛上牛肉,純粹是受家庭影響。父親愛吃牛肉,母親也因而燒得一手好牛肉。不過,因居住的是套房式的房子,所有需要燉煮的料理通常都直接丟入鍋裡,從未另外做處理,吃起來就是和母親的燉牛肉有著天壤之別。
好久沒燉牛肉了,心血來潮,不僅仿效母親將牛肉先炒過,還將洋蔥炒至焦化,再加入醬油、水等佐料入鍋燉煮,且全程沒有蓋上鍋蓋,邊燉邊聞著飄散出來的香味,忍不住跟咪爸爸開玩笑說:「這下我們這層樓最香的就是我們家了,每次都被鄰居太太下廚的香氣燻到肚子餓呢…」。
費工處理果然值得,不僅牛肉嚐起來帶勁夠味,而且焦糖化的洋蔥真是一大功臣,帶出整鍋燉牛肉的風味,煮成牛肉麵真是美味極了,儘管咪媽媽覺得還是不及母親做的,咪爸爸卻說一點都不會,以後都要這樣燉牛肉啦~XD
材料:
洋蔥 2顆
牛肋條 500g
大蒜 5瓣
蔥尾 數個(可省略)
調味料:
香料鹽 少許
醬油 1杯
水 3杯 *鹹淡可依個人口味自行做調整*
做法:
洋蔥去皮後,以清水稍微沖淨,去掉頭尾後切絲,以橄欖油炒至焦糖化後取出;大蒜去皮煎至金黃,蔥尾也是。接著,將牛肋條表面煎熟後(亦可在此時撒上香料鹽),以料理剪刀剪成塊狀。
將以上材料全部放入鍋中,倒入醬油、水煮滾,再續入豆干、白煮蛋,以中強火燉煮一小時即可。
咪媽媽的心得與建議:
以往燉牛肉都會將牛肉先汆燙,這回頭一次這麼費工將材料都炒過後才燉煮,不過,一點都沒白費工夫,洋蔥的焦糖香氣讓牛肉更有層次,而且經煎過的牛肉嚐起來富牛脂香氣,煮成牛肉麵真的一點都不輸給外面賣的。
因擔心經浸泡後會越來越鹹,這次咪媽媽在燉煮完成後,將所有材料放涼後分別盛裝,牛肉、豆干、滷蛋放一起,再倒出滷汁另外裝一鍋,若只想吃湯麵,只要加熱湯汁倒入即可,亦可斟酌是否要加牛肉、豆干或滷蛋,其實還挺方便的。
請幫咪媽媽的粉絲團按讚、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