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利用做蛋糕剩下的食材做成的餅乾, 同一份麵糰分別以電子鍋和小烤箱兩種方式來烘烤, 截然不同的口感, 彷彿是兩種不同食材做出來的餅乾。
這回咪媽媽特地將這兩種餅乾分送給咪爸爸的妹妹和表妹們品嚐, 連她們也很喜歡, 而且一下子就吃光光了呢~真令咪媽媽感到開心無比啊~^^
材料: (約24個)
蛋1個
無鹽奶油40g
黑糖50g
即溶咖啡1小匙
低筋麵粉150g
泡打粉1/2小匙
葡萄乾1/2小杯
蔓越莓果乾1/2小杯
白蘭地適量
核桃碎粒少許
做法:
1. 將葡萄乾與蔓越莓果乾以適量白蘭地浸置一晚後備用
2. 將回溫的奶油以打蛋器打散, 並加入黑糖打勻。
3. 接著, 將打散的蛋液分三次加入2.當中打勻, 再加入即溶咖啡打勻。
4. 然後在3.中加入過篩的麵粉與泡打粉, 以橡膠刮刀攪拌拌勻, 再加入葡萄乾、蔓越莓和壓碎的核桃拌勻。
5. 將拌好的麵糰分成兩份, 放在保鮮膜上面, 並揉成棒狀包裹起來, 放入冰箱冷藏一個小時。
6. 取出冷藏過的麵糰, 用手剝成塊狀等份, 再將其捏扁後塑形, 不需拘泥於哪種形狀, 只要方便食用的大小即可。
7. 然後放入電子鍋的內鍋, 記得保持適當距離, 以免黏在一起。蓋上鍋蓋, 按下炊飯鍵進行烘烤。
8. 大約30分鐘炊飯完成的聲音響起, 打開鍋蓋查看, 是否已經變硬, 若尚未熟透, 再次按下炊飯鍵繼續烘烤。
9. 烘烤完成後取出, 靜置一旁冷卻後, 就可以食用囉~^^
咪媽媽的心得與建議:
這次出乎意料之外, 竟然只花了半鐘頭便完成烘烤, 記得之前兩次烘烤餅乾皆花了一個鐘頭, 甚至一個半鐘頭的時間, 應該是厚度的關係。也因每個牌子的電子鍋構造不同, 加熱的程度也不同, 咪媽媽使用的是象印的微電腦電子鍋, 導熱效果較為遜色, 若是IH電子鍋的話, 效果應該更優, 家裡若是使用IH電子鍋的朋友們, 不妨試著比較看看。
這次咪媽媽刻意將另一份麵糰預留起來, 以一般不能調整溫度的小烤箱來試試看與電子鍋有何不同(電子鍋VS.小烤箱製作餅乾) 。為了與電子鍋做出來的餅乾做區分, 咪媽媽則將這份麵糰以塑膠刀切成約0.5公分的厚度, 將未烤的餅乾間隔擺放, 整齊排列於烤盤上, 以小烤箱烘烤約10分鐘, 然後一邊烘烤, 一邊觀察, 以免烤焦。
電子鍋烘烤出來的餅乾質地比較軟, 吃起來的口感有點像手工餅乾的感覺, 而以小烤箱烘烤出來的餅乾香味十足, 烘烤的過程就不斷聞到香味, 口感則比較像市售的餅乾, 比較硬, 也比較酥脆, 雖說咪媽媽比較喜歡小烤箱烘烤出來的感覺, 但咪爸爸卻說兩者都很好吃。
另外, 因核桃剩的不多的緣故, 為了要讓每個餅乾都可以吃到核桃, 便將它壓碎, 基本上不壓也沒關係, 當然越大口感越好囉~自己製作糕點的好處就是可以控制糖和奶油的用量, 即使吃甜點也可以兼顧健康呢~TT
咪媽媽的叮嚀:
進行烘烤的過程, 因麵糰經過加熱會膨脹, 會使餅乾和餅乾相互黏在一塊, 此時可以木製的湯匙, 或任何不會刮傷內鍋的工具切開即可。沒用完的麵糰則可置於冷凍庫冷藏, 下次要烘烤的時候再拿出來退冰即可, 或是預留一份在冰箱裡, 嘴饞的時候, 隨時就能吃到現烤的手工餅乾囉~^^
沒吃完的餅乾記得放入冰箱冷藏, 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即可。如果不喜歡電子鍋剛出爐的鬆軟感, 冰過後則會比較硬, 口感也不一樣喔~還有, 自己製作的餅乾、麵包或蛋糕, 因為不含防腐劑的關係, 最好在兩三天之內食用完畢會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