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幾年前剛從日本旅居回到台灣, 當時和同事到自助餐店吃午餐, 一進去看到一道一道的菜餚都泡在油裡面, 讓一向討厭油膩料理的咪媽媽差點吐了出來, 加上在日本吃的都很清淡, 真的讓當時的咪媽媽感到很不習慣…。
可能是從小的飲食習慣所致, 一直到現在, 咪媽媽還是不喜歡吃外頭販售的便當, 總喜歡自己下廚, 而且製作過程一切透明, 但外頭的商家到底用的是什麼油, 也讓人挺擔憂的, 因此, 若不是特殊狀況, 咪媽媽真的不會考慮購買便當。
當然對於油類的選購, 咪媽媽也是十分地挑剔, 一定要對身體健康有益、無負擔的好油才行, 像是頂級橄欖油、葡萄籽油等等, 不過, 市面上這麼多的油品, 到底它的成分及耐熱程度又該如何選擇, 相信很多人並不是那麼了解。
一般說來, 油類分為三種, 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不飽和脂肪, 如植物性的, 屬於好油。飽和脂肪, 像是動物性的, 例如豬油、全脂牛奶等。而反式脂肪是對人體最不好的, 如奶精、製作麵包會使用到的奶油、乳瑪琳等等。 愛喝牛奶的人可改喝脫脂牛奶, 而愛吃麵包的人則可改吃全麥麵包或全麥土司。
植物性的食用油, 如亞麻仔油, 含有omega 3, 加熱不可超過110度。橄欖油含omega 6, 加熱則不可超過160度。切記加熱過度的話, 即使是好油也會變成對人體有害的油, 絕對不可輕忽。
另外, 含omega 3的魚油也是有益健康的好油, 如鮭魚、沙丁魚、鯷魚等, 一星期最少攝取一次。攝取好油不但能使人體累積好的膽固醇, 還可避免不好的膽固醇的囤積, 真的非常重要, 只要慎選, 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吃岀健康喔~^^